肺炎疫情
作為突發性事件的法律性質及對合同履行影響
法 律 研 究
河北輔仁律師事務所 張爽
引言: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或“本次疫情”),其后全國多個省市也先后發現了新冠肺炎病例。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為了控制疫情的擴散,全國多省、市、自治區相繼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包括延長假期推遲復工,限制人員流動、暫停公共活動等,各部委也及時公布了應對疫情的臨時通知,基于為應對疫情所采取的以上措施,及疫情可能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的預估,可以預測本次疫情難以避免地會對社會經濟,尤其是民商事經濟活動中合同的履行產生影響。那么市場將會出現哪些違約事件?個人及企業是否可以不可抗力主張免除違約責任?
關鍵詞:疫情;不可抗力;合同履行;免責事由
目錄:
一、什么是“不可抗力”?
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能否構成不可抗力?
(一)是否屬于“不能預見”
(二)是否屬于“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
(三)因果關系是否存在
三、疫情可能導致的合同違約的類型。
(一)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
(二)轉移財產使用權的合同。
(三)提供勞務、服務為內容的合同。
(四)不動產等大型工程建設合同、加工承攬合同。
(五)其他合同債務糾紛。
四、在疫情構成不可抗力的前提下,能否以此主張免責?
(一)已經實際履行的合同不構成不可抗力免責事由
(二)在疫情發生前已經違約的不能免除責任
(三)審查合同不能履行的證據
(四)審查是否履行了通知義務并盡到了避免損失擴大的義務
(五)不可抗力免責并非是免除全部責任
一、什么是“不可抗力”?
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根據以上規定及民法學理論,一般認為,不可抗力應當具有以下特征:(1)不能預見;(2)不能避免;(3)不能克服;(4)該客觀事件或情況不能歸因于另一方,且直接影響到合同的履行。
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能否構成不可抗力?
(一)是否屬于“不能預見”
在合同訂立時,本次疫情的發生對于合同當事人而言是否不可預見。盡管2019年12月份,社交媒體即有曝光新冠肺炎的出現并引起討論,并且有專家、研究機構發表了相關意見,但新冠肺炎作為一種突發的新型疾病,應當認為作為一般合同當事人的民眾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病毒學等專業知識,因而對于本次疫情不具有可預見性。對于行政機關等部門出于疫情防控考慮而采取的隔離、“封路”等措施,一般合同當事人也不具有可預見性。
在疫情發生后簽訂的合同,因疫情的發生導致合同履行受到障礙,應當認定為構成不可抗力。也就是說,疫情作為一種不可抗力事件,必須發生在合同履行完畢以前。
舉例說明,某甲雖然購買了2020年1月24日從武漢到某地的高鐵票;但是由于2020年1月23日零時起武漢封城導致鐵路停運無法履行合同。此時,雖然合同成立于封城之前,但是封城是政府臨時決策,導致鐵路部門無法按約定將旅客送出武漢。在疫情大環境中“封城”就構成了鐵路部門不能履行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二)是否屬于“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
新冠肺炎作為一種人類在此前未知、且暫無明確治療方法的疾病,應當認為本次疫情的爆發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企業而言都是不可避免也不能克服的。此外,行政機關等出于疫情防控考慮而采取的隔離、“封路”等行政措施亦屬于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這一觀點在最高院對“非典”疫情期間相關案件審判的意見中已有體現。
政府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導致合同約定義務無法實際履行或者是合同的履行會違背政府的命令、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的風險,甚至會面臨行政機關的嚴厲處罰,從而必須停止合同義務的履行。此時,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就構成對合同履行的實質障礙,構成不可抗力免責事由。
舉例說明,杭州某文化公司邀請周華健等歌星,準備在杭州某體育中心舉辦演唱會。廈門某公司花23萬元買下演唱會的冠名權,并付了3萬元定金。因發非典疫情,杭州市政府發文暫停公共場所大型活動,原定演唱會取消。非典過后,廈門某公司狀告杭州某文化公司違約,要求退兩倍定金。西湖區法院審理認為,非典不能預見和避免,是不可抗力,判決杭州某文化公司免除責任,但要退回定金。
(三)因果關系是否存在
即疫情與合同的不履行之間是否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若本次疫情及防控措施僅導致合同履行不便、合同履行成本增加等,或者僅造成其他的間接影響,則可能屬于情勢變更或者商業風險,不能適用不可抗力這一免責事由。由于疫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輕重有所不同,并非完全不可防治。對于疫情并未在客觀上致使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僅因害怕傳染新冠肺炎而拒絕履行合同或遲延履行合同的情況,則不能構成不可抗力的抗辯事由。因此,對于不可抗力認定還應從個案出發,謹慎識別并加以應用,以保護各交易方的利益。
三、疫情可能導致的合同違約的類型。
(一)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
主要是買賣合同,表現為債務履行期限在新型肺炎疫情發作期間,因債務人員工患新型肺炎住院或被隔離、工廠轉產等原因不能如期交付;或債務人本人患新型肺炎住院、被隔離,無法如期履行合同。
例如,當事人雙方訂立買賣毛巾的合同,賣方毛巾廠供應毛巾,交貨日期為1月下旬。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發,毛巾廠按照政府的要求轉產口罩,致其履行不能,毛巾廠不能履行原合同義務構成不可抗力。
(二)轉移財產使用權的合同。
主要是租賃、承包酒店、旅店、商場從事餐飲服務業的合同。承租人、承包人以新型肺炎疫情發作期間客流量銳減為由要求出租人、發包人減免租金、承包金。
例如,承租人承租出租人的房屋作酒店生意因新型肺炎疫情發作,客流量銳減,故要求出租人減免新型肺炎疫情期間的租金。
(三)提供勞務、服務為內容的合同。
提供勞務類合同主要是指那些依附于債務人人身的合同,如演出合同、出版合同、勞動合同、雇傭合同等。這類合同具有較強的人身依附性和不可代替性,必須由債務人親自履行,一旦債務人患有新型肺炎、或者因為被隔離、政府取締大型演出等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
提供服務類合同主要是指旅游合同、運輸合同、保管合同、中介合同等。例如,旅行社組織春節長假游,但因新型肺炎疫情不得不取消。再如,因新型肺炎疫情導致受托人遲延領取保管的財物等。
(四)不動產等大型工程建設合同、加工承攬合同。
這類合同主要是工程承包合同,因在建項目大量使用民工,為防治新型肺炎蔓延、傳染,政府限制民工流動,或民工被隔離等原因造成工期延誤,不能及時竣工。
(五)其他合同債務糾紛。
1、如因為債務人患有新型肺炎或被隔離,致使其無法交電話費、手機費等形成的消費領域的糾紛。
2、對賭協議
在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行業中,不乏一些成長速度較快、已經多輪融資的企業,其中一部分與投資人簽下了對賭協議。但如今,這些企業的全年報表注定受到非常大的打擊,不僅影響企業的估值與再融資,甚至影響IPO;這就導致他們與投資人簽署的對賭協議注定失敗,創始人與企業都將面臨沉重的打擊。
盡管疫情過去后這些行業普遍會迎來利好與反彈,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以上所有的違約中,對賭協議是彈性最小的一項,也最無法得到救助的一項,一旦失敗,所有的風險只能由企業與創始人自行承擔。
3、技術型違約
目前將因資金歸集失誤、系統操作失誤、大額支付系統關閉等導致兌付資金未及時劃付至托管機構而發生的違約統稱為技術型違約,一般會在下一交易日或者幾個交易日之內馬上兌付。
按照國務院的國定假日安排,原本的1月31日應為交易日,在國務院調整假期安排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已將1月31日調整為非交易非交收日,證券市場延期到2月3日開市,債券質押式回購有關資金交收日順延至2月3日;
銀行間債券市場目前尚未發布公告,但預期會與中證結算公司的安排相一致,將有關債券兌付事宜延期到2月3日進行;原定于1月31日兌付的資金進行順延,如能在2月3日兌付則不存在違約。
四、在疫情構成不可抗力的前提下,能否以此主張免責?
(一)已經實際履行的合同不構成不可抗力免責事由
應當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會因為疫情影響而導致無法履行,也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能以不可抗力作為事由而主張免責。事實上,在疫情過去以后,大部分合同都是可以繼續履行、實際履行的。一般而言,對于非支付貨幣一方當事人已經實際履行合同義務的,支付貨幣一方當事人不能將疫情作為不可抗力請求免責。
舉例說明,北京某文化公司與上海某文化公司聯合舉辦了一場文化展覽,在全國各地巡回展出,合同得以實際履行。之后,雙方因合同履行問題發生糾紛,北京某文化公司未依約支付展品租金,亦未按期向上海某文化公司歸還展品,并以非典疫情系不可抗力為由拒絕承擔違約責任。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決認為,雖然非典系突發的嚴重的重大傳染病疫情。但是雙方的合作協議在非典期間并未因政府有關部門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導致協議不能履行,亦不存在因疫情而根本不能履行的情況,并不屬于合同法第117條規定的不可抗力情形。最后法院認定非典疫情在本案中不構成不可抗力情形,北京某文化公司應承擔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在疫情發生前已經違約的不能免除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117條、118條明確規定,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即在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前已經違約的,不能以不可抗力事件為由免除責任。
比如武漢甲公司與上海乙公司簽訂一宗貨物買賣合同,約定由武漢甲公司在2019年12月31日前向上海公司交付貨物;但是武漢公司非因上海公司原因違約逾期未發貨。后因疫情發生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本案中,合同的不能履行是因武漢公司在疫情發生前已經違約造成,如果武漢公司能依約在2019年12月31日前發貨就不至于構成后期不能履約。因此在這個案件中,武漢公司不能以疫情發生為由主張不可抗力免責,武漢公司應當依約承擔違約責任。
(三)審查合同不能履行的證據
合同不能實際履行,并不是簡單一句“受疫情影響”就可以主張免責。如前所述,不是所有的合同都會因為疫情而不能實際履行,也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會封城,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會停工、隔離,也不能以“恐懼”被傳染為由而拒絕履行合同。因此,需由債務人對自己的主張進行舉證證明,證明自己系因執行政府防控疫情命令等客觀原因而導致不能依約履行合同。
比如,因假期延長,導致工廠不能按期開工甚至是根據政府要求需要轉產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債務人應當將政府要求延長假期、轉產的通知等文件(信息)或者道路被堵塞的照片、視屏等保存或保留;對因本人或職工在疫情中就診住院或被隔離、留觀的,可提供醫院就診證明、隔離證明或街道社區的隔離、留觀證明,用以證明自己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實際履行合同。
(四)審查是否履行了通知義務并盡到了避免損失擴大的義務
即使認為在特定交易中可以援引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但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說并非可以如新冠肺炎預防措施一樣“原地不動”。根據《合同法》第118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即,在因不可抗力而違約后,違約方應當及時通知合同其他當事人以減輕可能對其造成的損失。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及時通知對方是債務人的法定義務,是債務人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附隨義務,債務人必須履行該義務,并留存好履行通知義務的證據;否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同時,不可抗力事件發生時,對于守約方來講,不可抗力的發生也并非完全剝奪了其利益,畢竟《合同法》對責任的減免原則為“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即依據原因與責任相適應的原則進行裁判,而非當然地全部免除違約方責任。在此情況下,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在違約方違約后,守約方應當及時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如未采取適當措施而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守約方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應由違約方承擔。因此,即使對方違約存在不可抗力這一事由,有可能全部或者部分免除責任,守約方亦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以盡可能減少損失,而非袖手旁觀。
比如武漢某旅行社組織當地游客春節期間到杭州旅游,并與杭州某酒店預訂了20個客房,杭州酒店依約為該旅行社預留了1月26日的客房。疫情發生以后,武漢旅行社接到政府通知停止帶團出游,但是該旅行社未及時通知杭州某酒店,導致杭州某酒店當日預留20個客房全部空置造成經濟損失。后武漢旅行社以疫情為不可抗力請求免責。
(五)不可抗力免責并非是免除全部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對不可抗力責任的免除,并非當然的全部免除,而應遵循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根據案情實事求是的處理,不應一概判決解除一切合同,免除債務人的全部責任。對于債務人一時不能或部分不能履行的合同,債務人要求變更合同或延期履行的,法院應判令當事人變更合同,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對于不能按期全部不能履行,或者延期履行、部分履行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應予解除。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免責的范圍必須在不可抗力影響所及的范圍內發生,遵循原因與責任相適應的精神,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總之,不能因為發生了疫情這一不可抗力事件,而當然的免除債務人全部的責任。不可抗力免責條款的適用,不僅要保護債務人在不可抗力事件中的善良的不能履行,也要充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綜上,本次疫情對個案是否構成不可抗力,以及不可抗力免責事由成立后的責任免除范圍,還需結合個案實際情況即對合同履行是否構成實質障礙進行綜合認定,而不能“一刀切”地將疫情作為不可抗力事件免除債務人的責任。必須綜合審查不可抗力構成要素,兼顧債務人和債權人的利益。
附:不可抗力通知參考樣本
1、外銷企業發給外國客戶的郵件/通知
【客戶的聯系信息】(應與合同約定的通知和送達方式保持一致,并通知到需要掌握此信息的人員)
COMPANY NAME
公司名稱
Add:***** TEL: ***** FAX: *****
地址:***** 電話:***** 傳真:*****
【不可抗力通知的發出時間】
Jan.30th 2020
2020年1月30日
【文件標題注明不可抗力通知】
[Force Majeure Notice] RE: The postpone of production recovery after CNY holiday
【不可抗力通知】關于春節假期后推遲生產作業的通知
Dear Esteemed Customer
親愛的客戶
【明確事件的不可抗力性質】
With this notice and according to article X of our contract, we announce with regret that we are encountering a Force Majeure Event. Consequently, we may not be able to perform some of the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on time.
通過此通知,并根據我們合同第X條,我們遺憾地宣布,我們遇到了嚴重的不可抗力事件,因此我們可能無法按時履行一些合同義務。
【關于不可抗力事件的詳細信息】
As you might already know, China now is suffering serious coronavirus epidemic situation. The whole country has been mobilized to fight against the virus at the request of Chinese government.
您也許已經知悉,中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根據政府的要求,全國各地的單位均在不斷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
【不可抗力事件對合同履行的影響】
Pursuant to the official mandate of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ed herein), for the purpose of minimizing cross-infection and containing the situation, the factories can not organize employees for normal production until February **, 2020, which is 2 weeks later than regular time. Our delivery of products will have to be postponed for at least 2 weeks accordingly. Please be mindful of the changing situation and the expected delivery cannot be guaranteed.
根據中國政府官方命令(見附件),為控制疫情,工廠在2020年2月**日前(比正常時間晚2周)不得召集員工,不得投產。我們的合同產品的交付將因此至少推遲兩周。請注意,因為情況在持續變化,我們無法保證預計的交付時間。
【信息更新和不可抗力消除后的履行承諾】
Nonetheless, We’ll keep you informed of any further update and will make our efforts to organize the production whenever possible and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n the shipments of your orders.
盡管如此,我們將隨時通知您任何進一步的更新信息,并將在可能時盡力組織生產,并盡量減少對您的訂單發貨的影響。
【尋求理解并明確聯絡通道】
We sincerely appreciate for your understandings and support on this difficult situatio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
感謝您在這特殊時期的理解和支持!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Best regards
祝好
COMPANY NAME
公司名稱
Print Name and Title
姓名和職位:
Authorized Signature(s)
授權代表簽字:
2、企業發給國內客戶的郵件/通知
關于春節假期后推遲生產作業的通知
尊敬的客戶(******)
通過此通知,并根據我們合同第X條,我們遺憾地宣布,我們遇到了嚴重的不可抗力事件,因此我們可能無法按時履行一些合同義務。
您也許已經知悉,中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根據政府的要求,全國各地的單位均在不斷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
根據中國政府官方命令(見附件),為控制疫情,工廠在2020年2月**日前(比正常時間晚2周)不得召集員工,不得投產。我們的合同產品的交付將因此至少推遲兩周。請注意,情況也可能繼續惡化,因此我們預計的交付時間也不應視為一種保證。
盡管如此,我們將隨時通知您任何進一步的更新信息,并將在可能時盡力組織生產,并盡量減少對您的訂單發貨的影響。
感謝您在這特殊時期的理解和支持!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祝好!
*****公司
年 月 日
姓名和職位:
如有疑問請留言咨詢,我們會及時耐心解答
E-mail:furen0312@163.com
服務咨詢熱線:0312-5097197
保定市七一東路未來商業中心2號樓1802-1812室